2017年德州社会经济发展交出了闪亮成绩单

2018-01-02 10:41:23来源: 德州新闻网 作者:

  2017年,德州跑出了新的速度,社会经济发展交出了闪亮成绩单,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编者按

  一年又一年,时光如梭,2017年仿佛刚刚开始,却转眼到了告别的时刻。这一年,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又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瞬间,相信100个人会有100个答案,但汇聚起德州人的回忆,肯定会有众多交集。

  今天,我们梳理这些交集,对2017年德州发生的事件进行盘点,在回顾中重温这一年。同时,站在这个时间点上,让我们一起为德州打call,一起迎接2018年的到来,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蓝天白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今年冬天,德州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很多人的第一答案肯定是:雾霾少了,空气变好了。

  确实如此,自德州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在去年获得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率、PM2.5改善幅度、获得生态补偿资金三个“全省第一”之后,今年更创下了新成绩。

  今年1至11月,德州“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24天,二氧化硫、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改善30.3%、14.1%、14.7%,二氧化氮浓度同比持平。10月份以来,截至12月20日,德州PM2.5同比改善37.5%,改善幅度居“2+26”城市第九位;重污染天数仅为1天,同比减少91.7%。

  采暖季期间限产限停、史上最严治尘令、全面推广清洁能源……当蓝天白云从奢侈品变成生活的常态,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值得所有人点赞。

  一路向东:德州再造一座新城

  向东,再向东!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区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差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瓶颈”。为此,今年9月份,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正式启动德州东部城区开发建设。

  德州向东,再造一座新城,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东部城区各区域发展现状、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构建主导产业明确、功能配套联动、产业生态优化的“六核”发展格局,以生态科技城规划区域为核心区,以陵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边临镇、赵虎镇、丁庄乡、抬头寺镇相衔接区域为延伸区,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

  目前,“六核”组团已率先启动,一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呼之欲出。

  企业上市:上市数夺全省第一

  今年,我市的金麒麟、金能科技、索通发展、双一科技4家企业相继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上市,全年德州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与烟台市并列全省第一。

  在国内IPO审核暂停、重启后审核速度放缓、报审排队企业多的情况下,德州企业上市潮为何反而越来越热?这离不开政府发挥的引导作用,我市出台专项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见,市政府对在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给予真金白银扶持,同时我市通过“三航计划”和“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了我市部分重点上市后备资源企业的有关问题,为企业上市扫清了障碍。

  目前,我市还有景津环保已报证监会审核,百龙创园、发达面粉、智衡减振等3家企业在山东证监局辅导,已形成了“改制一批、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上市格局。

  英才汇聚:招才引智硕果累累

  去年8月,德州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一步。今年9月,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省级试点。一年多来,德州多措施并举招才引智,打造出了一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

  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4850人,入库高层次人才7193人;在全省率先成立面积3700平方米的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开发运行人才服务“一网一库一平台”;在举办第二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上,签订人才、技术合作协议175个;举办“百企校园行”等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年系列活动,全市新增技能人才2.3万人。

  义务教育:德州实现基本均衡

  今年11月18日,从济南传来喜讯,陵城区、乐陵市、平原县、宁津县、庆云县、武城县、夏津县、临邑县等8个县市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至此德州全部县市区均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这标志着德州市义务教育发展迈出关键步伐。

  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一直是德州教育面临的现实状况。就在一年前,全省最后一批23个未通过验收的县市区中,我市占了8个。

  为了在短时间内打赢翻身仗,市委、市政府实施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工程,着力突破限制教育发展的“人、地、钱”三大难题,全面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仅截止到今年10月底,德州市“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7亿元,开工校舍281万平方米,竣工275万平方米,解决“大班额”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2亿元,开工校舍276万平方米,竣工216万平方米。

  原来落后的办学环境已成历史,而今,德州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院落是校园。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师资配备更加充实均衡,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逐渐消除,农村教育薄弱等问题逐步解决。

  清洁暖冬:“气代煤”任务超额完成

  新的天然气管线通到家中,做饭供暖两不误,室温20多摄氏度跟城区集中供暖的房子没什么两样……受益于“气代煤”工程,今年冬天,德州众多农村居民家中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季取暖“气代煤”“电代煤”是今冬明春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环保工程,关乎千家万户。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我市住建、环保、财政、经信、公用事业、物价、质监等市直部门和企业,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市政府将气代煤电代煤工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各县市区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考核体系,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截至11月15日,全市“气代煤”“电代煤”完成7万余户,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5万户、市计划6万户的任务目标,任务完工率140%。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潘晓泉整理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