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建成208个示范点 北京今年将再建200个“社区之家”

2018-01-02 15:06:51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张骜

  “中午没空做饭就吃食堂,没事在社区之家读书看报,还能打乒乓球。”说起“社区之家”,家住石景山区鲁谷社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老人们连连叫好。去年4月,在新华社和新华社物业管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石景山区建起了第一个“社区之家”,新华社第二工作区里的食堂、多功能厅、篮球场、停车场全部向小区里的居民开放。

  记者了解到,2017年,全市共建成“社区之家”208个,今年将再建200个示范点。2019年,全市的“社区之家”数量将达1000家。

  居民成了单位食堂用餐主力 

  2017年12月29日上午,社区食堂里热闹非常,十几位大爷大妈们拌馅儿擀皮,黄色的、绿色的饺子皮一个挨一个,大伙边包饺子边聊天,十分起劲:“黄的是南瓜皮,紫的是紫甘蓝皮,绿的是韭菜皮,我们今天是参加社区组织的饺子宴,迎新年。”年过八十的储大妈说,她平时经常到“社区之家”的食堂里用餐:“现在食堂对社区居民开放了,尤其给我们老年人带来很大方便。我从家走路10分钟左右就能到食堂,在家不方便做饭时就和老伴儿到这里,用饭卡买饭在这里吃或者带回家吃。”

  记者了解到,社区食堂的食品价格很公道,主食就有米饭、烙饼、馒头、饺子等。老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饭量买半份菜,不过四五块钱,荤菜也就十块钱出头。鲁谷新华社社区服务站站长孙岩说,“社区之家”的食堂对社区居民开放之前,只有单位职工用餐,现在居民成为了用餐的主力:“我们社区2000多户4000多人,目前包括单位职工在内,每天大约有3000人次用餐。物业会有专人负责卫生检查及菜品质检,确保菜品质量。”

  300停车位错峰停车满足需求 

  孙岩向记者介绍,只要在鲁谷新华社社区与房主签订正式租房合同的居民,都可以凭协议到物业办理饭卡。“食堂早中晚饭都开放,早餐是7点到9点,午饭11点到13点左右,晚饭17点30分开始,一年四季会相应列出不同的菜单,每顿菜品有十多种。米饭4毛或6毛,素菜6元,荤菜8元、10元、12元不等,面向社区居民的价格与职工相同。”

  除了吃饭,社区居民还可以共享多功能厅、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健身广场。过去,储大妈所在的老年活动队只能挤在社区的一家小屋子里,而现在400平方米宽敞的多功能厅,只要提前一天打声招呼,社区活动都可在此排练。此外,新华社院内有300个停车位,白天职工停车,晚上空闲了就共享给社区居民,“形成错峰停车,可以基本满足小区的停车需求,也提高了社区服务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益。”孙岩表示。

  5大类服务设施面向居民开放 

  记者从市委社工委了解到,类似新华社第二工作区这样的“社区之家”在石景山已经达到14家,惠及周边居民7万余人。下一步,石景山区将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社区之家”示范点50个。

  “社区之家”是2017年新推出的社区服务项目,去年,全市创建“社区之家”208个,其中朝阳区39处、海淀区38处、西城区30处。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之家”示范点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主要有5大类,包括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图书室等教育文化设施、运动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单位停车场等场地资源以及卫生设施。

  市委社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这208个“社区之家”示范点累计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共计671处,惠及409万社区居民,年度累计提供服务1756万人次。

  今年,市委社工委将继续加快推进“社区之家”建设,全市将再新建200个“社区之家”,力争三年建成1000个“社区之家”示范点。同时,对已经建成的“社区之家”将着力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质量,支持“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精准服务。

  实习记者 张骜

责任编辑:王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