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鲁北人才高地

2017-12-19 12:52:56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德州市加快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鲁北人才高地

  城市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体制机制的竞争。2016年8月,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一步;今年9月,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省级试点。一年多来,这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处处跳跃着优美的音符,谱写出创新发展的丰收乐章。

  特色化路径——

  推进人才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把“产才融合”作为深化人才改革的主攻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主导产业创新人才政策、策划重点工程,积极探索人才支撑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有效路径。

  精准策划产业人才工程。围绕全市“10+6”重点产业,市级层面重点打造了“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工程,先后遴选扶持领军型团队16个、高层次人才129名,为全市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策划实施特色工程,构建起市县两级有序衔接、全面覆盖、错位发展、梯次支持的人才工程体系,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目前,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逐步凸显,近3年德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高新技术投资占比等指标持续居全省前列。

  大幅提升政策含金量和灵活度。牢固树立“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工作理念,出台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黄金30条”和28个配套细则,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且上不封顶、保证需要。政策出台以来,市本级已兑现落实人才奖补资金1.5亿元。对急需紧缺人才团队,打破学历、资历、职称等条条框框,坚持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今年4月,汉格威新能源汽车电控制造有限公司引进5人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但拥有16项发明专利,7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市里专门启动“一事一议”程序,给予扶持资金2000万元。

  不断夯实企业主体地位。出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十二条”办法,先后评选两批74名“德州市优秀企业家”,让他们列席重要会议、参加干部推荐、享受医疗保健待遇,企业家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遴选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外发达地区、知名高校、领军企业学习培训,提升人才意识和创新素养。实施“一企一平台”工程,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平台43家、省级289家。实施“十万大学生引进”计划,去年以来帮助企业引进博士、硕士和重点高校本科生433人,市财政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补贴,连续资助5年,企业引才聚才的信心大大增强。

  最大化放权——

  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坚持把“放权松绑”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打破常规、先行先试,积极放手放权、有序放开放活,着力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壁垒和政策性障碍。

  放开管理权限。开辟人才落户绿色服务通道,在全国率先探索将户籍业务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基层派出所,人才就近直接办理,简化申请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今年以来,共为160多名人才办理了落户。秉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启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服务系统,用人单位在市内即可实现全流程办理。

  放活用人主体。充分保障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在4所公立医院和1家职业院校实行人员备案制管理。设置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不占用本单位空余编制,不计入已核定的编制总额;市直单位每年拿出100名事业编制,面向清华、北大、山大等重点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目前已引进博士31人、硕士94人。齐河县积极探索“校地联合引才”模式,每年拿出30个编制,安置山东大学因编制受限不能留校的博士、硕士,实现人才双向使用。

  放大市场效应。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全程委托万宝盛华对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总体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壮大从业规模,培育服务市场。出台市场化引才奖励办法,对用人单位采用猎头方式引进人才团队,按其引才成本费用80%给予补贴,最高每人6万元;对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猎头公司,奖励3万—20万元。

  一体化推进——

  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坚持把“协同创新”作为深化人才改革的有力支撑,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一区一圈一带”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人才资源外溢辐射,打造便捷迁移、顺畅往来,协同利用、互益开发的区域性人才智力集散枢纽。

  主动融入战略布局。市委成立京津冀人才资源对接办公室,组建76人专业“双招双引”队伍,其中23人常驻北京,推进与京津冀人才培养、干部挂职、成果转化等方面协作。去年以来,先后争取72名专家人才来德州挂职;连续举办两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达成合作成果687项;牵头成立京津冀鲁高技能人才联盟,吸纳四省市重点技工院校、社团组织、企业等91家单位为会员,实现区域高技能人才信息共享、协同共赢。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德州建设“一区四基地”的历史重任,其中就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按照“总部在京津、基地在德州,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的思路,深入开展“招研引学”活动,深化大院大所对接合作。目前,全市近千家企业与京津冀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教育部高校联合研究院等相继建成;山东大学生物工程、晶体材料、石墨烯等5个“国字号”科研平台,有4个在德州建立了分支机构。

  实施柔性引才战略。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为此,德州提出了打造“1小时人才圈”的概念,实施与北京、天津、济南等大中城市有所差别的“非对称”战略,强化柔性引才理念,不重“名头”重需求,不看“来头”看效益,通过聘请双休日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方式,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迁户口、不转档案、不限时间,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目前,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61人、“千人计划”专家70人;仅医疗卫生领域,每月来坐诊、会诊的专家就超过200人次。

  国际化视野——

  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树立开放思维、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聚天下英才,促创新发展。

  健全出访引才机制。出台《因公出国(境)团组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要求全市凡因公出国(境)团组,都要安排招才引智任务。对“高精尖缺”人才,随时派出专业化、小型化团组赴国(境)外点对点对接。去年以来,先后选派7个团组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开展对接,全职引进美国圣犹达医疗器械公司资深研究员侯文博,成功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

  拓宽海外引才渠道。先后与欧美同学会、北加州山东同乡会等50多家专业机构和中介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硅谷、纽约等地建立5家海外人才工作站,支持国强、绿健等12家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和孵化载体,构建起链接全球的揽才用才网络,海外引才“触角”不断延伸。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依托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每年举办“外国专家德州行”等活动。精心打造“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品牌,2016年配合省第九届“海洽会”举办了首届,今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两届活动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近8000名人才与会对接,签订人才引进、技术合作项目538个。

  精细化服务——

  营造拴心留人生态环境

  坚持把“近悦远来”作为深化人才改革的重要保障,大力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以制度、环境、服务等为主的“生态优势”,真正让人才来得舒心、干得顺心、待得安心。

  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建成“总揽式、全程化、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面积3700平方米,配备53名工作人员,其中选派13名人才专员,直接联系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保姆式”便捷贴心服务。加快人才信息化建设步伐,市级“一网一库一平台”建成运营,28项服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限时办结,真正让信息多跑路,让人才少跑腿。

  优化创业投资环境。为破解科技企业和创业人才融资难题,全市设立10亿元投资引导基金、20亿元政策性担保公司、30亿元创新创业基金和16家科技支行,人才创办企业最高给予1000万元政策性担保,最高享受5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上市挂牌的最高给予300万元补贴。今年以来,共为37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54笔,增加信贷投放28亿元,新增主板上市企业3家。

  优化工作生活环境。德州提出,人才来这里工作,只需拎包办公;在这里生活,只需拎包入住。全市规划到2020年建成人才公寓3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70万平方米、1万多套,省级以上人才免费入住,自购住房的给予30万—50万元补贴。各乡镇还自发建立了221处乡村人才公寓,解除了340多名基层专家人才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德州市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坚持走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之路,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战略地位,持续推进人才政策机制创新,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实现了人才工作优先发展、创新发展,形成了后发地区人才工作跨越赶超的“德州模式”。

责任编辑:石慧